众所周知表达是一门艺术,理由是语言结合环境和表达对象会产生不止一种信息,这种复杂的信息就产生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你实际上只说了一句话,但其实你已经说了一大堆话,对情绪和环境高度敏感的人,会接收到更多信息,反之对于情绪和环境高度迟钝的人,人家只说一句话都有可能会错意,情绪智商就是对情绪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我最近发现了一个我觉得人类必须要掌握的沟通表达方式,我毫不怀疑如果人人都掌握这种沟通方式这会很大程度的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一、平权沟通(权利对等)
首先说一下平权沟通,平权沟通的核心在于,双方在交流中处于平等的心理地位,不以权力或情感负担压制对方,而是理性地陈述需求并相互理解。
主要分两种情况:
- 主动拔高自己的权利,当一方在沟通中将自己的需求变成对他人的指令,形成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往往会给对方带来被控制或被攻击的感受,比如:你应该...,这样说的人已经把自己的权利拔高变成了去指挥下位者态度,对方会产生不被尊重和被语言攻击的感受,本能会抵抗或反击你的观点。其实所有的你应该怎么怎么样的另一层意思都是我需要你什么什么,只是因为人的自私把我需要...包装成了别人的应该,这种现象是道德绑架的核心——通过暗示对方“应该”如何,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这个世界没有人应该什么什么,都是自己的需要,要学会直接的表达自己的需求,通过道德绑架的方式只会让人觉得虚伪。
- 主动降低自己的权利,来博取同情和利益,以一种相对卑微的姿态博取同情,表面上是弱者姿态,但实际上也隐含了对对方的道德压力,使对方处于“如果不帮助你,就不符合道德”的困境。这种行为也是一种隐形的道德绑架,利用社会道德约束来获取他人帮助,常见于需要同情与关心的沟通情境。平权沟通强调的是在沟通中不以权力和利益为出发点,理性地表达各自的真实需求,而不是让自己的需求转化为对他人的道德负担。
二、表达需求
有些人因为害怕被拒绝、觉得开口“丢面子”,或者单纯认为“对方应该懂我”,而不愿表达自己的需求。事实上,这种行为不仅难以实现自己的目的,还可能让对方感到困惑甚至疲惫。
不喜欢表达需求的原因有三点:
不表达需求的后果有三点:
沟通的本质在于交换信息,而表达需求是沟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表达需求并不是简单的“我想要XX”,它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思考:
(1)用清晰的语言表述
- 不说:“你都不知道我需要什么吗?”
- 而是说:“我希望你今天可以陪我一起散步,因为我有点累,想有人陪着聊聊天。”
(2)解释需求背后的原因
- 表达需求时可以附带原因,这样对方更容易理解你的想法。例如:
“我希望今晚你可以早点回来,因为我一个人吃饭会觉得有点孤单。”
(3)给予对方选择的权利
- 直接表达需求,同时尊重对方的选择权,避免强迫对方:
“如果你方便的话,可以帮我一起做这件事吗?如果你现在有事忙,那没关系,我可以自己处理。”
(4)关注需求而非抱怨
- 抱怨是沟通的杀手,尤其是在表达需求时。比如:
- 不说:“你总是让我一个人处理这些事!”
- 而是说:“我希望你这次能和我一起分担一下,因为我自己处理起来有些吃力。”
(5)避免情感化或暗示性的语言
- 比如:“我都这样了,你还不明白吗?”这类表达会让对方感到委屈或不知所措。换成直接的需求表述会更有效。
沟通中没有人可以理所当然地完全懂你。想要让对方理解你,就需要你主动去表达。当你清晰地陈述需求,并尊重对方的选择时,你不仅能提升沟通的质量,还能在关系中展现自己的成熟和理性。
三、积极的引导
对于积极的引导我觉得是最重要的一点,并不是说你情商高就一定自然而然就会的,这是需要去学习的一项技能。
首先需要了解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概念——自我实现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你关注什么,什么就会增长”,“相信什么,什么就是真的”。
这跟增强信仰类似,本质上思考的过程是神经元重构的过程,这个过程分为“建立新连接”和“加强旧连接”和“解除旧连接”,解除旧链接就是神经元断裂,举个栗子:学习新事物的过程对应的是建立新的神经元连接,重温知识使其变为长期记忆的过程重点是加强旧连接,有时候我们接受新事物必须要抛弃旧事物,就是所谓的转变观念,这个过程就涉及到神经元断裂了,神经元断裂通常也不会产生痛苦,但是断裂速度每个人都有个阈值(也就是神经适应速度低于断裂速度),超过这个阈值就会产生痛苦,焦虑感会痛苦的原因是大量内存区域的神经元时时刻刻重复断开和连接,断裂的速度已经超过了你的承受阈值,人有时候由于各种贪恋、不舍、渴望、舒适的习惯,不愿接受当下已经发生的新事物,就会产生神经元重复断开和连接的情况,对应当今社会的名词就是拧巴、内耗,其他的心理痛苦同理,想要避免焦虑感等等其他负面感受所带来的长期痛苦,就要杀伐果断,有两种方案,第一种:断开就不要在同一个地方连接了,内耗是无意义的。第二种:执行计划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到把新事物还原成旧事物,但往往现实很难改变,并且已经有发展成新事物的苗头了,还原成旧事物迟早又会变成新事物,不如顺应万物的发展,顺其自然,或者你的需求就是变回旧事物一段时间就行,然后去执行第一个方案,即使没有成功,但是努力过后的失败更能让人接受现实,痛苦也就比第一种小。有句话叫长痛不如短痛说的就是第一种方案,优点是痛苦大时间短,为什么说痛苦大也是优点呢,因为神经适应性机制,短时间的大量痛苦会提高你的神经元断裂会产生痛苦的阈值,也就是你会习惯超快的断裂速度,外人看来你经历了这么大的打击跟没事人一样,只有你自己清楚你经历过更痛苦的事,只是断裂阈值提高了显得麻木了而已,只有更快的断裂速度才会让你感受到很大的痛苦,阈值的提升会增强你日常重构神经元的速度,也就是你的阈值越高建立和完善大脑神经元思维架构的速度越快,个人猜想可能是智慧开启的钥匙,这种方式的代价是降低身体免疫力和心肺能力,承受痛苦前你要确保你有一个健壮的身体。不过,痛苦并不是获得智慧的唯一途径。充足的思考、反思和丰富的生活体验也可以在不痛苦的状态下帮助人提升认知结构,就是在痛苦阈值内慢慢重构神经元结构,只不过速度相对缓慢,个人不太推荐一生都没有挫折和痛苦,除非童年时期就有一个非常好的教育环境和思维认知结构,不然没有一个好的思维结构之前,阈值还不提高,这会大大增加内耗和拧巴的概率。由于生活中并不是时刻都是痛苦的,提高的阈值会以年为单位慢慢降下来,通常不会降太多。
“积极的引导”的意思是引导神经元向积极的方面和区域构建。
引导分为以下几大类:
- 引导的形式分两种:主动、被动
- 引导的方式分两种:行为、语言
- 引导的对象分三种:自己、他人、集体
- 引导的动机分三种:善意、恶意、无意
- 引导的结果分两种:有益、有害
在这里我主要讲的是引导中的“用语言善意的主动引导他人并对其有益”。
由于每个人的记忆不同,所以对于语言中的词语所带来的感受和联想画面都不相同,在这里我主要讲的是能联想出画面和大多数情况都能够影响到情绪的—名词、动词和形容词。比如辣椒这个词语会勾起你麻辣的刺激感受、地方特色美食,但对于那些曾经吃辣导致身体不适的人来说,这个词可能带来的是不安或排斥的情绪。花海这个词语会勾起你浪漫的感受,这是大多数人正面的感受,还有一些词普遍是负面的感受,比如死亡等等,这我就不举例子了,一些名称、动词、形容词在你的生命中伴随着糟糕的感受和经历的时候,提起这个词语时你会重复体验一遍糟糕的感受和回忆,比较严重的称之为心理创伤。长期接触消极的信息,可能会让我们的大脑更倾向于消极的联想与思维方式,这会对行动的意愿和效果造成负面影响。而积极的信息则能让人更容易采取建设性行动。每个人都有不愿回忆的感受,词语的好坏不在其本身,而在于个体对其联想产生的画面和感受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这种联想依赖于语言的多感官特性(如味觉、视觉、触觉的联想),以及语言如何和记忆系统中的情景挂钩。这也是为什么在沟通中,用词的选择至关重要。我们使用积极的、引发美好联想的词语,能够潜移默化地改善对方的情绪,甚至可以影响对方的行为选择。与人对话尽量引导对方联想比较积极的一面,因为我之前讲的神经元构建理论,某种程度来讲你相信什么,什么就是真的,思想影响行动,行动又会印证思想。有人想说我相信我以后能成为亿万富豪,那会不会成真,会成真的,前提是你要真的相信,嘴上说:我信。心理想:这怎么可能?完全没有头绪。如果你是这样想的,你每次嘴上说我以后会成为亿万富翁的这种行为都会加深你内心对这件事是绝对不可能成功的信念,那你不会成为富翁这件事就会成真,这种内心矛盾信念行为进行的越多,反效果越明显,比如信佛,为什么有一种说法叫心诚则灵,只有发自内心的相信你的大脑才会指哪打哪。信念不是靠意志力简单构建的,它需要在一定的外部条件和内在逻辑下生长。一个人通过小目标的逐步实现,增强自信,才能逐渐相信自己可以实现大的目标。相不相信一件事不是由你随意设置的,是由外界的信息和对自身的判断决定的,所以外界的信息是积极或者消极,对你的影响是巨大的,他决定着你的思想向着哪个神经元区域构建,最终影响你行动的欲望,行动会印证思想。所以是否存在自由意志是一件很值思考的问题。
Comments | NOTHING